姑嫂塔位于石獅寶蓋山,又稱“萬壽塔”。它建于南宋紹興年間,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。姑嫂塔背靠泉州灣,面臨臺灣海峽,有關鎖水口、鎮守東南的氣勢,所以又叫做“關鎖塔”。南宋時期,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,對外貿易十分繁榮,與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生意往來。當時姑嫂塔成為了海上行船的航標。
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,高21.65米,八角五層,為仿樓閣式花崗石空心石塔。第一層西北面開一拱型石門,二至五層各有兩個門洞,轉角倚柱作梅花形,頂置穹形斗拱。塔身從下往上逐層縮小,每層迭澀出檐。外有回廊圍欄環護四周,內有石階可繞登塔頂。二層門額上刻“萬壽寶塔”四字,頂層外壁建有方形石龕,龕內并刻兩個女像,是姑嫂兩人形象。明朝何喬遠的《閩書》也記載了這個傳說,說明姑嫂塔的故事早在明朝就已經流傳。
寶蓋山面向臺灣海峽,孤峰兀立,拔地而起;山巔上姑嫂塔獨立凌空,巍峨挺拔。登臨遠眺,泉南形勝,海天風物,盡收眼底。姑嫂塔成為泉州港船舶出入的航標,閩南僑鄉的標志。
歷史意義
姑嫂塔的故事當然是傳說,但它卻是僑鄉人民過去苦難生活和悲慘遭遇的見證,也是僑鄉人民移民海外歷史的見證。石獅市是聞名遐邇的閩南僑鄉和與港臺有密切親緣關系的地區。目前,旅居海外的華僑,外籍華人,港澳地區的同胞有 30多萬人,僑眷僑屬占石獅市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。
石獅市的旅外華僑主要分布在菲律賓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、緬甸、越南、日本、美國、加拿大等國。石獅與臺灣海峽隔海相望,有著悠久的地緣、血緣關系。祖籍石獅市的臺胞有30多萬人,目前居住在石獅的臺灣籍同胞有二、三百人。
姑嫂塔不僅是早期石獅鄉民背井離鄉、移居他國的見證者,也是當今海外赤子回鄉參與故園建設,為家鄉人民造福的見證者。
開放時間:
8:00-17:30
地址
福建石獅市寶蓋鎮寶蓋山
泉州的小食自古就十分有名,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國四大商港之一,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,到宋元時期一躍成為“東方第一大港”,人員和文化交流也促進了中外飲食文化的交匯。歷代泉州廚師都善于利用豐富的物產烹飪別有風味的菜肴。
由于泉州具有獨特的閩南民俗文化,各種慶典禮儀繁多,婚喪喜慶、敬神祀祖、饋贈親友都少不了風味小點心。因而許多普通家庭都能制作百壽龜、白米龜、碗糕、堿粽、芋果、元宵丸、桔紅糕、綠豆餅、嫩餅菜等日常小食點心,這些點心不僅造型美觀,而且味道清淡鮮美。
航空
泉州的飛機場位于晉江市東環路東側,晉江市距泉州市很近,只有12公里左右。晉江機場開通包括至香港、菲律賓馬尼拉包機航線在內的十幾條航線,跨入全國50個吞吐量最大的空港之列。
鐵路
去泉州一般不乘火車,如果先在武夷山游玩,之后游客只有從武夷山到泉州去才會乘火車。K986次列車每晚21:15由武夷山站開往泉州,次日中午11:20到達。
公路
全市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82.9公里;福廈高速公路經過泉州,由泉廈高速公路和福泉高速公路兩段構成,該公路質量等級優良。泉廈高速公路全長81.4公里,已竣工通車;福泉高速公路泉州段全長41.9公里,1999年7月投入試運營。在廈門火車站斜對面的梧村汽車站乘去泉州的車,又快捷又方便。
水運
全市1998年底擁有港口碼頭24座,泊位39個,其中一類口岸3個,二類口岸7個,年吞吐能力1581萬噸。
市內交通
泉州市內有22條公交線路(各公交車停靠站點),連接了市內的所有的景點;其中旅游專線601線來往于清源山、水上樂園、開元寺、芳草園、天后宮、展覽城和游樂園,每16分鐘發一班車,對于自助游的人來說很方便。要到泉州鄰近景點游玩,有直通景點所在地的快運巴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