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鹿洞書院位于五老峰東南,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,建筑面積為3800平方米。山環水合,幽靜清邃 ,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 書院“始于唐、盛于宋,沿于明清”,至今已有1000多年。唐貞元年間(公元785--805年),李渤隱居這里讀書,養一白鹿自娛,人稱白鹿先生。長慶間(公元821--943年)李渤任江州(今九江)刺史,便在白鹿筑臺榭,植花木。
南唐元四年(公元940年)朝延在此設廬山國學,亦稱白鹿國庫,白鹿國學,匡山國子監,與金陵國子監齊名。后書院歷經淪桑,屢興屢廢。至到南宋朱熹知南康軍,方得以興盛。
白鹿洞書院,在儒家理學思想的指導下,憑借廬山這塊風水寶地,并依靠歷代文人學者和熱心教育者們的精心耕耘,獲得了一種精深文博的厚實,區別于廟堂式的州、府、縣學,令人向往、探索和追求,這正是它一千余年來生命力的所在,精魂所在,魅力所在的緣由。
白鹿油書院現存在建筑群沿貫道溪自西向東串聯式而筑,由書院門樓、紫陽書院、白鹿書院、延賓館等建筑群落組成。建筑體均座北朝南,石木或磚木結構,屋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,頗具清雅淡泊之氣。
有朝廷重視,地方官史予以重視,書院得以發展。南宋淳熙六年,理學宗師朱熹知南康軍(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),率百官造訪書院,當時書院殘垣斷墻,雜草叢生。朱熹非常惋惜,責令官員,修復白鹿洞書院,并自任洞主,制定教規,延聘教師,招收生志,劃撥田產,苦心經營。朱熹制定的《白鹿洞書院揭示》又稱《白鹿洞書院教規》影響后世幾百年,其辦學的模式為后世效仿,傳至海外的日本、南韓及東南亞一帶,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。清末宣統二年,清廷廢白鹿洞書院名稱,改稱江西省高等林業學堂。
開放時間
8.00—17.00
地址
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