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成功陵墓

概況

鄭成功陵墓位于南安市水頭鎮康店村覆船山上。距泉州30公里,鄭成功原葬于臺灣臺南洲仔尾,清康熙38年(公元1699年)遷葬于現址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  鄭成功是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,名森、字明儼、號大木,省南安石井人,出身于官商家庭。1662年5月,年僅39歲的鄭成功病逝于臺灣,死后厚葬在臺南洲仔尾。1683年其孫鄭克塽歸清后,“念臺灣遠隔溟海,祭掃維艱,具疏請乞遷葬內地。”1699年康熙帝感鄭 成功忠貞愛國之志,即下詔同意送鄭成功靈柩歸葬其故鄉南安祖墳,并飭地方官吏刻日守冢,建祠奉祀。

 

康熙三十八年(1699)5月22日鄭克塽奉旨遷鄭成功的靈樞回故里,附葬于南安水頭覆船山的鄭氏祖塋。隨同遷葬的遷有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牌位,以及鄭成功的日本母親田川氏、妻室董氏、兒子鄭經和兒媳唐氏等的靈柩。遷墓后重立墓碑。

 

墓系三合土構筑,墓碑、墓道為石砌。墓碑高75厘米,長15.8厘米,呈“山”字形,整座墓域占地997平方米,墓前石質華表一對,相距15米,高14米,呈八角形,徑52厘米,頂端雕一座獅,保存完好。墓前兩側還有石板旗桿夾九對,左五右四,其中一板刻有“戍子年解元”五個字。

 

墓室分九室,列成三排,每行各三室,墓室之間各隔一磚墻。前排中室為鄭經墓室,二排中室為鄭成功墓室;前有一小室叫“志銘廳”,置石質墓志銘兩塊:一為鄭經1674年回鄉修祖墳時所立的《橄欖山墓志》,另一是遷葬時鄭克塽之《鄭氏歸葬祖父墓志》1929年,鄭陵被盜,即時搶救,損失不大。鄭經靈柩,里面骨骸完好,且有太子盔一頂,盔上飾有小金獅12只。鄭成功靈柩用棺廓兩層,里面一層油漆朱紅鮮先澤,棺內布滿水銀,骨骼完好,且比一般人大得多,其頭骨稍偏,有將盔一項、龍袍殘片數塊、腰圍玉帶鑲玉十七塊,靴鞋各一雙,玉骨雕扇一把,還有頭發等珍貴一級文物,由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收藏。同時清理出來的還有董夫人頭插數支、金串、牌珠。現鄭成功的頭發、龍袍殘片、玉帶鑲塊、靴鞋面等及兩塊墓志銘之拓片存展于石井鄭成功紀念館。

 

人物介紹

 

棄筆從戎

 

隆武二年(1646年),隆武帝被害,鄭芝龍降清。翌年,清兵突襲泉州安平, 燒殺奸淫,安平鎮十室九空,雞犬不寧,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不堪忍受恥辱而自殺身亡。國仇家恨,涌上心頭。鄭成功攜帶儒衣青巾,焚于南安豐州孔廟,祭曰:“昔為儒子,今為孤臣,向北去留,各行其是,謹謝儒服,帷先師昭鑒之!”從此, 鄭成功投筆從戎,打起“殺父報國”之大旗,聚師起義,走上武裝抗清的道路。1647年11月18日,桂王朱由榔于文本肇慶即皇位,改明年丁亥為永歷元年。此時,鄭成功已有幾千人馬,奉永歷正朔,自稱“招討大將軍”,進一步“募兵措餉 ”、“修船練兵”,沿海農民、漁民,水手和不愿隨鄭芝龍降清的將士紛紛投奔鄭成功。不多時,鄭成功便組成一支兵卒10萬余、戰船500艘的聲勢浩大的軍隊。 1650年夏,鄭成功率大軍小金門、大金門和廈門等地屯駐,繼續擴充軍隊。 為了解決給養問題,他還進一步發展海上貿易。平時,鄭成功特別重視水師訓練, 他轄下的水師“舳艫陣列,進退以法,將士在驚濤駭浪中,無異平地,跳躑上下, 矯捷如飛”

 

收復臺灣

 

1661年4月21日,鄭成功率將士2萬5千,乘艦數百,浩浩蕩蕩自料羅灣出以發 。途經澎湖,4月30日到達臺灣的鹿耳門港。經過8個月的苦戰,被因在臺灣城的荷蘭士兵死傷慘重,弱盡糧畢,陷入因境。荷蘭侵略者頭目揆一走投無路,只好掛白旗投降。 1662年2月1日,時年方39歲的鄭成功威風凜凜地坐于臺灣城外的軍帳中,接受殖民者俯首獻上的投降書。這時,成千一萬的群眾潮水般地涌入廣場,歡呼聲經久不息,響徹寶島上空。臺灣人民重見天日,淪陷了38年的臺灣寶島又回祖國的懷抱 。

 

開放時間

 

早 8:00-晚17:30

 

地址

 

水頭鎮康店村覆船山上

久久国产嫩草影视,狠狠燥中文字幕,久久99日韩国产精,人人澡亚洲精品在线
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精品 |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| 亚洲中文免费AV | 一级夜理论片久久 | 中文AV网址在线观看 |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 |